PILZ继电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产品,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,如空调器、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等;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仪表。在电子元器件中,PILZ继电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zui不的电子元件,在整机性设计中,把继电器、电位器、可调电感器及可变电容器列为建议不用或少用的元件。
由于PILZ继电器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元件,是由电磁及机械传动部分组成的,与其它电子元件相比,要复杂得多,加之在制造过程中有些装配调整是手工操作,所以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要差一些。但是,如果在使用中采取一些防范措施,仍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。在对失效继电器进行失效分析中发现,由于使用原因造成的失效约占百分之三十以上。由以上分析可知,PILZ继电器性不高,除自身质量原因外,使用不当也是一个主要原因。现在,我们研究如何在使用中提高继电器性的措施。继电器的种类较多,这里研究目前使用较多的电磁PILZ继电器的使用性。
根据有关部门对整机失效原因的分析统计,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故障是由于元器件选用不合理造成的。随着元件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,在元器件的固有性已经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,使用性就显得特别重要,而且,随着整机系统功能愈来愈全,所用元器件愈来愈多,对性要求也愈来愈高,所以使用性也愈来愈受到科技界的重视,并且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一人为工程。
但是,由于PILZ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有*的电气、物理特性,其断态的高绝缘电阻和通态的低导通电阻,使得其它任何电子元器件无法与其相比,加上继电器标准化程度高、通用性好、可简化电路等点,所以继电器仍得以广泛应用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PILZ继电器在程控通信设备中的使用量还在进一步增加,所以,如何继电器的性,满足整机系统的性,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PILZ继电器的性应由两部分组成,一是元器件的固有性;二是元件的使用性。固有性是元器件的基础,主要靠元器件制造商从设计、制造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,以制造出来的元器件达到要求的性等级。PILZ继电器使用性则是从使用入手,如何和提高元器件的性,使其能满足整机系统的性要求。没有高质量等级的元件,不可能制造出高的电子设备,所以元器件的固有性是整机性的基础。但是,PILZ继电器有了高质量等级的元件也并不一定能制造出高的整机,这里面就有-个使用性的问题。所谓使用性,就是根据各种元器件的特点利用性设计技术,即元器件的合理选用、降额设计、容差与漂移设计、抗振设计、热设计、三防设计、抗幅射设计、电磁兼容设计、人机工程设计及维修设计等,zui大限度的发挥元器件固有性的作用,以达到整机系统的性要求。
面对纷繁复杂的PILZ继电器产品,如何合理选择、正确使用,是系统开发、设计人员密切关注并且必须先解决的实际问题。要做到合理选择,正确使用,就必须充分研究分析系统的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际技术参数要求,按照“工程原则”,恰如其分地提出所选用PILZ继电器产品必须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。在整机的性设计中,要求合理选用元器件。元器件的选择和控制是需要多学科知识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,一般应由元件工程师、性设计师、总体及电路设计师、失效分析人员共同完成。先要根据整机系统的重要程度、性要求、所使用的环境条件及成本等项要求综合考虑和选择。PILZ继电器具体说来,大致可按下列要素逐条分析研究,确认所要求的等级以及量值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