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C气缸发生拉缸故障是有哪些参数影响
SMC气缸在发生拉缸故障时,高频部分的能量变化较为显著。当内燃机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,通过气缸套对气缸盖产生向上的冲击。由于在上止点处曲柄连杆机构侧压力换向,所以此时活塞对缸套的冲击zui大,几乎与柴油机发火同步。柴油机出现拉缸故障后,油膜被破坏,活塞与缸套之间的摩擦比正常工作时大幅度增加,因此气缸盖向上的冲击力也有较大的增加。
由于活塞的“泵油"作用,使活塞环、活塞及缸套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。这层油膜一方面使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,另一方面使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建立起流体压力,以支承活塞环和活塞。如果油膜形成良好,便可以机器正常运转,否则会产生拉缸现象。
SMC气缸故障机理
SMC气缸的原因比较多,但从拉缸的现象和机理分析,通常是由于活塞与气缸壁局部区域的油膜破坏所造成的。摩擦副表面产生的热量与其相对运动速度、作用压力和摩擦系数的乘积有关,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局部区域温度升高,导致局部点状膨胀凸起。若这时如能及时得到润滑与冷却,就能将刚出现膨胀凸起的部分磨合掉;此时若不能得到良好的润滑与冷却,摩擦热会继续增长,热量又不能及时传出,会造成气缸与活塞过热,油膜*破坏,使温度上升到高于金属粘附的临界温度时,凸起由点状发展成块状,硬质金属颗粒磨落成为磨料,加剧磨损的恶性循环,zui终导致拉缸故障的发生。
拉缸可分为轻度拉缸和严重拉缸。轻度拉缸时,通常在气缸壁上有几条深约10μm左右的条状贯通拉伤痕迹,在排气口筋部及其上方或燃烧室附近有较大面积的拉伤痕迹,活塞环外表面只有局部拉伤条纹,在活塞裙部外表面无拉伤痕迹。严重拉缸时,在缸套工作表面会出现较大面积的拉伤痕迹,有非常明显的手触感,在活塞裙外表面有严重的较大面积的拉伤,甚有明显的咬合痕迹,在这种情况下,很有可能发生抱缸故障,造成严重事故。
SMC气缸故障原因
根据上述分析可知,造成拉缸故障的原因主要如下:
(1)设计间隙过小或新缸套、新活塞、新活塞环配合间隙过小,磨合时间不够即投入使用;
(2)材质不均匀、局部膨胀量过大;
(3)柴油机油温过高,润滑油黏度降低;
(4)润滑油位过低;
(5)润滑油脏或主油道有异物;
(6)润滑油中进水;
(7)润滑油泵故障;
(8)冷却机低温强迫起动;
(9)活塞环折断损坏。